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生活 > 正文

灯草燃星火 瑶医守千年:记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赵衷民的传承之路

http://www.resouzg.com/ 2025-10-31 16:06:14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 白梓

小编导读: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密林深处,一种用灯草点燃的蓝白火焰正延续着千年瑶医智慧。

灯草燃星火 瑶医守千年:记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赵衷民的传承之路

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密林深处,一种用灯草点燃的蓝白火焰正延续着千年瑶医智慧。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医药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盘瑶族医生赵衷民以灯草为“笔”、药液为“墨”,在方寸穴位间书写着瑶医文化的当代传奇。

瑶医起源

瑶族医药是瑶族人民几千年以来,在生活条件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为了本民族的生存繁衍,在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寻找能够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治疗方法,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炼就了高超的医术,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医疗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医疗宝库,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特色的民间传统医药原理。

我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境内气候温和凉爽,林密涧深,云雾缭绕,百草丰茂,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弄常的药用植物。据药物普查记载,可药用植物有:149 科 1300 种,药用动物 200 多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等方面更见其长,其许多疗效足可以与其他中医学,民间医学媲美,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科研价值,学术价值及经济价值。为本民族的健康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瑶医在中医中的地位

瑶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医药文化中耀眼的明珠之一,广西省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瑶医文化和医保养生手法。“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是瑶医们倒背如流的瑶药歌,他们采用深山老林中丰富的草药,总结了一套鲜明独特的医疗理论以及特色治疗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拍、打、点、烧、熏、烫、针灸、瑶药罐、马骨刮痧、推拿整脊等疗法。

\在金秀盘瑶博物馆(瑶医药博物馆)千年永久,流芳后世纪念的瑶医专家。是金秀瑶族自治县盘瑶族,又有瑶医医师证,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全县仅有几名其中之一的瑶医专家。

赵衷民老师是中国瑶医药的传承者,是复兴瑶医药文化的坚定实践者, 赵衷民老师一直以来带头倡导发掘好、传承好、保护好瑶医药,是瑶医药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虽小有建树,但他仍虚心学习,在现今中医医疗改革的洪流中,长风破浪,勇当排头兵。学医学立身,行善德做人;传承国医文化,弘扬民族精髓。赵衷民将继续在行医路上孜孜不倦,诠释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

赵衷民老师给病人把脉​

瑶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医药文化中耀眼的明珠之一,广西省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瑶医文化和医保养生手法。“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是瑶医们倒背如流的瑶药歌,他们采用深山老林中丰富的草药,总结了一套鲜明独特的医疗理论以及特色治疗方法。通过望、闻、问、切、拍、打、点、烧、熏、烫、针灸、瑶药罐、马骨刮痧、推拿整脊等疗法,给都安县的百姓同胞们现场义诊,手法神通令人耳目一新。

瑶医世家的第八代守护者

传承人介绍:

赵衷民,男,盘瑶族,一九六三年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世家第八代传人,从几岁经常跟长辈上山采挖山草药(瑶药)。

1998年考取瑶医医师证书;

2006年考取广西省个体医师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009年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执业资格证书;2017年荣获全国第一批优秀民间瑶医称号;

2019年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医药疗法)传承人。2021年至2023年广西国际壮医院培训部特请(瑶医非遗授课专家)2022年至2023年在来宾市卫校金秀县分校任教2022年荣获来宾市第二批名中医称号2022年成为中国抗癌协会会员

2024年成为广西民族医药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会员

赵衷民是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八大瑶医名医之一,留姓名头像在金秀盘瑶博物馆金秀县瑶医药博物馆,流芳后世纪念的瑶医名中医。

1963年,赵衷民出生于金秀瑶医世家,自幼跟随长辈穿梭于云雾缭绕的瑶山采药。“几岁时就认识了‘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这些瑶药歌诀,跟着大人辨识草药形态、性味和采摘时节。”他回忆道。盘瑶族“家族秘传”的传承模式,让他从揉捻灯草、熬制药液等基础技艺开始,逐步掌握了灯草灸疗法的精髓。

从医四十余年间,赵衷民始终以“学医学立身,行善德做人”为准则。1998年考取瑶医医师证书后,他又先后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2017年荣获“全国第一批优秀民间瑶医”称号,2019年正式成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如今,他仍坚持每月进山采药,“瑶药讲究‘鲜采鲜用’,只有亲自踏遍青山,才能保证药效纯粹。”

灯草灸:以火为引的千年智慧

“这不是简单的灼烧,而是用火焰‘疏通河道’。”赵衷民手持3厘米长的灯草,蘸取由瑶山草药秘制的药液,在酒精灯上点燃。蓝白火焰在穴位上方停留片刻,“叭”的轻响后,药香与焦香交织弥漫。这种被称为“灯草灸”的疗法,是瑶医“盈亏平衡理论”的典型实践——通过热力与药性的双重刺激,疏通气血淤塞,对头风痛、胃脘痛等病症效果显著。

其操作技艺堪称“毫厘之间见功夫”:

• 选材:需选取金秀特有的灯芯草,经晾晒、切段、浸泡植物油等12道工序处理; • 施灸:讲究“快、准、轻”,点燃的灯草需在3秒内精准点灼穴位,避开血管与神经; • 配伍:药液由“风药”(调理亏症)与“打药”(主治盈症)按节气调配,如春季加薄荷疏肝,冬季加艾叶驱寒。 •

2025年6月,在金秀举办的非遗学术交流会上,赵衷民的演示让山东中医专家鲍秀侠惊叹:“从事中医21年,第一次见如此速效的疗法!对妇科疑难杂症的改善立竿见影。”

治疗控制住3年送锦旗

治疗控制住3年半送锦旗

治疗控制住5年送锦旗

治疗控制住3年送锦旗

从瑶寨到全国:非遗传承的当代实践

“不能让老祖宗的智慧断在我们手里。”这是赵衷民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广西国际壮医院培训部特邀专家、来宾卫校瑶医教师,他打破“传内不传外”的传统,累计培养区内外学员300余人。广东医生徐小妹便是受益者之一:“四年前赵老师治好我的头痛,还毫无保留传授技法。现在我在广东已帮助百余人解除病痛。”

他的努力让灯草灸从瑶寨走向更广阔的舞台:2024年,该疗法被列入自治区非遗扩展项目;2025年的学术交流会吸引了新疆、内蒙古等地专家参与,推动瑶医与中医、民族医学的融合创新。“未来计划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让更多人受益于这项非遗技艺。”赵衷民说。

星火不灭:让瑶医智慧照亮健康之路

清晨的阳光透过木窗,洒在诊室墙上“妙手回春”的锦旗上。赵衷民正为患者施灸,火苗跳跃间,他手腕轻转,精准落在“太阳穴”与“合谷穴”。患者闭目感受着温热透达肌肤的舒适,“灸完头不痛了,连多年的失眠也改善了。”

从家族秘传到非遗瑰宝,从瑶山深处到学术殿堂,赵衷民以一盏灯草的微光,延续着瑶族医药的千年薪火。正如他所言:“每一次施灸,都是与祖先的对话;每培养一位传人,都是为非遗续上新生。”这簇来自瑶山的星火,正以开放之姿,在新时代的健康之路上燎原绽放。

瑶族医药是瑶族人民几千年以来,在生活条件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为了本民族的生存繁衍,在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寻找能够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治疗方法,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炼就了高超的医术,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医疗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医疗宝库,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特色的民间传统医药原理。———我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境内气候温和凉爽,林密涧深,云雾缭绕,百草丰茂,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弄常的药用植物。据药物普查记载,可药用植物有:149科1300种,药用动物200多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等方面更见其长,其许多疗效足可以与其他中医学,民间医学媲美,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科研价值,学术价值及经济价值。为本民族的健康做出了一定贡献。

传承国医文化  弘扬民族精髓

中医(瑶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数国医工作者在中医药学的传承、中西结合、取长补短,创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孜孜以求。赵衷民老师是中国瑶医药的传承者,是复兴瑶医药文化的坚定实践者, 赵衷民老师一直以来带头倡导发掘好、传承好、保护好瑶医药,是瑶医药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虽小有建树,但他仍虚心学习,在现今中医医疗改革的洪流中,长风破浪,勇当排头兵。“传承国医文化,弘扬民族精髓”,他的大爱佛心,奠定了他致力于推广瑶医药的雄心壮志!!!



上一篇杏林春暖照九台 悬壶济世护苍生——记吉林九台华一医院闻树忠院长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