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搜百科 > 正文

青铜仿古工艺匠人李栋

http://www.resouzg.com/ 2023-04-25 15:42:22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

小编导读:青铜器的诞生铸造了人类文明进程的一座里程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在很多青铜器上铸有铭文,通过这些文字可以了解历史,进行考古而懂古知今。

匠人之心铸时代青铜

——访青铜仿古工艺匠人李栋

 

青铜器的诞生铸造了人类文明进程的一座里程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在很多青铜器上铸有铭文,通过这些文字可以了解历史,进行考古而懂古知今。青铜器往往代表着某种特殊意义,比如重器:何尊、毛公鼎、颂壶等跨越千年与我们相见,以文字和艺术的形式与我们述说古往今来,有着超越工艺品的意义存在;同时,青铜器承载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在历史文化熏陶下,我国的文化底蕴由内而发,实现了社会艺术水平的提高。而在这历史的国之重器背后,离不开的是匠人的努力与付出,青铜器工艺匠人李栋便是其一,他致力于将青铜器的锻造技艺传播进寻常百姓家,弘扬和发展青铜工艺,积极推动了我国美术工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李栋,河南人,担任临沂市李厚杉艺术馆艺术顾问、山东厚杉文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以及山东厚杉范铸工艺有限公司艺术顾问。同时,他有着文物学会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的多重身份。先后获得山东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所举办的技能比赛的金奖、山东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所举办美术与设计比赛的一等奖等。

历史底蕴起始之道

千锤百炼见真金,传统工艺显锋芒。中国并不是青铜器出现最早的地区,但却是青铜器发展最繁荣的地区。无论是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还是艺术形式,我国都在世界上享有极好的声誉。李栋的家乡河南省位于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青铜文化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而从深层看,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文物保护单位1231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同时河南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5项,有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商丘、浚县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出土的著名青铜器有天子驾六、莲鹤方壶、司母戊鼎、商鼎、编钟、龟上鹤等,其中最为出名的无异于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且享誉东周瑰宝之称的“天子六驾”;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反映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重要变化的“莲鹤方壶”;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的“司母戊鼎”。而李栋老师自小就备受地域文化的熏陶,河南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悄无声息中陶冶着他的情操,无形之中为他埋下传承青铜器工艺的种子。青铜器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在这背后不可或缺的是匠人的点滴付出。李栋老师于2008年入行,至今已有15个年头,谈起初来乍到时的经历,他仍记忆犹新。李栋老师在就读大学时,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了青铜器,进而了解青铜器之美,研究青铜器制作之法。为此,他辗转各地求师求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栋老师终于找到了传统工艺老匠人,经过十载的沉淀学习、技艺打磨和思想创新,他终从老一辈手艺人手中接过青铜器工艺的传承接力棒,正式开始铸造属于自己的新时代作品。经过若干的夜与日的沉淀和积累,李栋老师不断创新和改进青铜器工艺,从塑形、翻模、焙烧、浇铸到打磨、作色等,每道工序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传承非遗秉承匠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始终与灿烂的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在中国文明进程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各族人民构筑起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备受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正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与世界和平、人类和谐和共同繁荣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藉此翘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影响社会现实、维护民族文化统一性的基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之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李栋老师自从接触非遗传承的产业以来,对华夏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更加向往,也更加明确了身上担负的责任以及要做的事,为自己能传承中国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到骄傲。在这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人们最缺乏的便是静下心沉淀,在手工艺行业中更是如此。在网络普及的现状之下,工艺的制造模式、销售模式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各种技术和国外机械设备的引进,有效地加快了产品的流水化、机械化,也正因如此,让李栋老师坚定了工艺产业是不能被取代的,也是离不开传统技艺和手艺人的。与新工艺相比,传统工艺更多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注入心血的执着,是静下心来的沉淀,镶嵌工艺、仿古工艺等传统工艺无一不需要数载的沉淀学习,急功近利便是匠人的大忌,真正的匠人对待作品都需注入心血,通过不停地练习,吸取教训,精益求精,致力于打造出自己的匠心之作,好的作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修整,正如青铜器的铸造中有一步名为“铜鎏金”的工序,需要反复20余日,考究薄厚度、熟练把握汞鎏金,水银蒸发的超脱技法,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水银中毒等严重后果。讲究考验匠人的严谨性、耐心和细心等多方面素质。在李栋老师从业的十余载中,他不急不躁,静心学习近十年,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跟随各位名师学金文,传承文化,共创工作室,承办艺术车间。正如老话所说:“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也展现出他的匠人之心和匠人风范。

钻研技艺不忘初心

青铜器工艺可以说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一支辉煌灿烂的奇葩。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中国青铜器种类繁多,造型奇特,纹饰瑰丽,铭文丰富而且铸造技术复杂,其辉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青铜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保守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而青铜器工艺也在早期被纳为我国非物质遗产文化。

一件震惊世界的青铜艺术品背后总是涵盖了太多先辈们的智慧,哪怕受到时代的限制,他们总是可以创造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中国最早期的青铜器主要是些小器件,夏朝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就出现了容器和兵器;商周更是青铜器发展的高峰,这期间的青铜器不仅品种丰富、花纹精细,还出现了繁复的铭文。而这都离不开匠人之手,在精益求精的态度下,青铜器工艺水平也得到质的飞升。青铜器的主要制作工艺有以下几种:范铸法、失蜡法、浑铸法、分铸法和叠铸法,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范铸法的工艺流程分为塑模、翻范、合范、浇注和修整加工五个步骤,一范一器的特性使得每一件青铜器都保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失蜡法发明于春秋晚期,其工艺流程分为塑模、空腔、浇注,通常用来铸造外形比较复杂的青铜器。李栋老师也在师傅的教导下,习得青铜器的铸造之法,当他享受着制作过程,看着作品从泥巴到成型,然后制作出属于他的第一个作品时,李栋老师由内而外地迸发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无以言表。在此之后,他被青铜之美深深吸引,也更坚定了他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的决心,技艺的学习成为他实现理想的资本,梦想成为他努力的动力,也由此形成了双向循环的飞轮。我们期盼李栋老师的工艺水平能更上一层楼,也由衷期盼他的事业步步高升,在他为我国青铜器工艺传承做出贡献的同时,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积极响应传承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的号召。



上一篇聚焦两会 专题报道中华名医功勋人物——王皓之       下一篇:江苏中美环境监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