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鲜事 > 正文

从非遗看江南敦湟

http://www.resouzg.com/ 2025-09-18 15:58:11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 白梓

小编导读:一看这一题目,有人或许会问:洞窟,着名的不就是敦煌莫高窟吗,怎么写成了“三点水”的湟?洞窟应该是物质遗产,怎么从非遗看?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915/01bb47e2277560d4123d90e39aba7b61.png

从非遗看江南敦湟

——“慈恩洞窟”艺术规划特色

缘起:一看这一题目,有人或许会问:洞窟,着名的不就是敦煌莫高窟吗,怎么写成了“三点水”的湟?洞窟应该是物质遗产,怎么从非遗看?

首先,敦煌是地名,而“敦湟”是形容词。“敦”作为古代食器,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可引申为规则、德体与尺度。“湟”字,拼音huáng,形声,从水从皇;皇本指大批人马跟随的王者,转义指大量、大面积;水与皇联合起来表示人工聚积的池水、人工造成的大面积水域,通常即指护城河。于是,“敦湟”即指形容“防护道德规范及其尺度”之意,适合“江南”。江南人,尤其是浙江,总是让人感觉有种绵绵的不可侵犯的尺度感;或许是一种模煳的,给人有某种范围的、如水似棉的、不明确的但使人自觉的规矩。

这种与德体、规矩、尺度相关的、但不甚明确的又有范围感的,往往让人为难。反观历史,在传统文化中就能“省察”出她的文化内容;而现代为未来计,我们也是应该将其加以体现和展示了。于是,以上内容就成了“江南敦湟”的缘起。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915/32a218286c16169ad83d0043cad85ed3.png

慈恩洞窟之因缘:天台药王谷慈恩洞窟原是天台县采石遗留的五大废弃矿区之一,曾因放炮危及安全,在山上所在寺院——慈恩寺长老(即前任住持上永下慈大师)提议下、在2000年被政府禁止“放炮采石”;又因洞窟深邃被百姓们称为“黑洞”,经中科院三年考察被认定有三项指标据“世界之最”。

经县人大代表八年提案,2000年底,县人大为此召开了县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黑洞开发研讨会”,会议提议:将黑洞打造为佛教文化胜地。此后,县政府为此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现场会议,建议了建设的初步范围,2002年召开的县政府常务会议后,最后批准开发“黑洞”即慈恩洞窟。

经过勘察、测量等前期工作,2005年12月完成了初步规划,即策划案,报告了县政府,洞窟正式开始加固、清理洞渣,修建施工道路。

之所以称为“江南敦煌(湟)”,源于2010年政府召开的全国60多位专家参加的“慈恩洞窟艺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几乎均主张“移植敦煌莫高窟艺术”,经过讨论决定“以敦煌艺术为榜样,要有所超胜为目标”。

直到2015年,现任住持智渡法师在此山上闭关,领悟了《人性秘密》,而且与现代社会价值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相关。出关后,智渡法师与大众说:“天台县领导有远见啊!将这一石窟群由学人主持开发。”“这次闭关得到诸佛菩萨和祖师之加持,对人性有所领悟,慈恩洞窟将率先加以展现人类共同体性。”“这里(洞)不够,周边的、只要政府同意的主题内容,学人均将无赏给与规划。”

于是,2019年政府相关部门在两位分管常委的主持下,在此召开了现场会,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方向;2020年年底,发现了智慧洞区第三层,解决了开发智慧洞窟不够布置的问题。

2024年11月杭州洞艺石窟文化研究中心完成了《天台药王谷慈恩洞窟概念规划》,在当时召开的“天台药王谷慈恩洞窟艺术概念规划座谈会”上,明确了六大洞区的不同主题和各自洞窟的内容布局。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915/391e66dfe6c4ced4d6a62b626174be9f.png

慈恩洞窟的艺术非遗特色​

1、慈恩洞窟首先是统一规划的,将六大洞区布局为“一轴两翼”,其中“一轴”由四大洞区组成,分别为:

福泽洞区:以奉献利他为主题,包括圣财洞和观自在洞(展现禅宗文化)。

德性洞区:以圆满品德为主题,包括如意洞、忏摩洞、地藏洞(释迦佛为其母讲《地藏经》来圆满孝道)、敦序洞(展现律宗文化)等。

智慧洞区:以开发智慧为主题,以开智宝殿为主,包括俱舍洞(展现玄奘大师及其慈恩宗文化)、华严大厅(华藏世界)、贤首窟(展现华严宗文化)、草堂洞(展现三论宗文化)、唐密洞(展现唐密文化及其历史)、藏密洞(展现藏地佛教文化发展史)等。

长寿洞区:以延年益寿为主题,包括净土洞(极乐宝殿)兼顾展现净土宗文化,呵欲洞(离欲宝殿),展现五欲、五毒之危害,引导信众行六度、破五盖,离苦得乐。

以上即“福、德、慧、寿”人生四支柱,以出世法的内容来展现世间法;如此,正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的道理;也展现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与体性的四大共同要素......

“两翼”为:

善人洞区:以觉知当下、“做善人(即合格公民)”为主题,将展现“命本理念”、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浮雕《父母恩重难报经》、《业报差别经》、《吉祥经》、《善生经》和《玉耶女经》等经变场景来表达,包括:承霞洞、从孝洞、会祥洞、差别窟、从际洞、玉耶窟、导思洞(即锡兰窟,纪念古代斯里兰卡僧人思念天台山天冠菩萨的故事)、菩提(觉悟)洞等,成就为人,即“人成”。

法华洞区:展现天台宗文化--“法华成佛”为主题,即“佛成”,如此,展现“人成即佛成”的“人间佛教”理念。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915/196879290472e14ae41715b18c407765.png

2、从非遗看“慈恩洞窟”

总体上看,从善人洞区属于“人成”,经过主轴线“人生四支柱”之熏陶,到法华洞区实现“佛成”,也即展示“横超三世”之佛教中国化的“人间佛教”理念落地之现实文化内涵;也属于佛教中国化路上的又里程碑,也是为探索“国际伦理”迈出的现实脚步(此前的佛教中国化里程碑为:一是汉晋时,梵译汉;二是陈隋朝时,智者大师创立第一个中国佛教宗派;三是晚唐时,出现《六祖坛经》)!

从主轴线上看,“福、德、慧、寿”四大支柱,将佛教教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福泽洞区主要展现的是福泽之来处,即奉献也;也即“赐恩与人、回报以福”,过去的剩余价值,才是现在的最主要的福泽源泉!贪婪只会损耗自己的福泽(也即财库)。

德,即品德、德性,是我人的人品、德行和觉性总聚,她包含恩德和智德两大方面。在佛门所谓“三德”,品德对应“解脱德”,恩德对应“法身德”,智德对应“般若德”。在传统文化中主要指的是品德,所谓“放下一分计较,即增一分品性。”其背后由智德和恩德支持着,而恩德主要与财库福泽相关。

慧,即智慧,“智”就是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并说得明白;慧即慧用,是智之运用,亦即智德的外在表现。

寿,即寿命,与命运相关,是生命的时间轴线,也是“德、福、慧”三大根本如何圆满?如何构建的时间元素;若有人能领悟到:这辈子没有很好地为社会作奉献,享受多而奉献少,则应抓紧时间在有生之年多做奉献;若已退休,感到时间不够,则需延年益寿(可参见《思维人生三根本》一书之下篇);不妨到慈恩洞窟或天台药王谷来,来做义工,为此文化公益设施作些奉献!那怕下辈子再来,也好先留些念想!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915/c62e8e08c17ddccf2862a03d075f8316.png

总结:从非遗看“江南敦湟”,在其洞窟艺术作品中即包含了诸多的文化内涵、道德理念和人性秘密的诸多内容,慈恩洞窟即使它被称为“世界之最”,毕竟尚难以承载和记录时代精神、文化精华之全部,因此“江南敦湟”需要浙江乃至福建等地之共同承载和担当。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915/164d31dc85e07e3738a0b6d91f8953bb.png

相信:“江南敦湟”终将成为中华文物,何况浙江各大洞窟群也将加盟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社会伦理的构建中来,让我们共同期待、共同努力!



上一篇Dtop环球嘉年华中国应用重磅上线:数字经济赋能消费新未来       下一篇:福慧文化马丽娜受邀出席第十五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