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鲜事 > 正文

“尽早识别,立刻就医”,阻击人类健康头号杀手——脑卒中

http://www.resouzg.com/ 2025-10-27 10:33:09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 白梓

小编导读:脑卒中,也称“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两大类”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该疾病不仅致残率、死亡率高,还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张巧俊 教授

  脑卒中,也称“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两大类”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该疾病不仅致残率、死亡率高,还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许多患者得病后的治疗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常陷入“一人中风,全家瘫痪”的困境。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主题是“尽早识别,立刻就医”。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推动建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健康理念,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卒中防治,抓住救治黄金时间。

  【科普讲堂】:脑卒中的两大核心危害!——不可不知

  危害一:“五高”威胁,负担沉重

  ·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广泛。

  ·复发率高:一次发病后,再次复发风险大。

  ·致残率高:极易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

  ·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生命

  ·经济负担高:长期治疗和照护费用巨大。

  危害二:症状急重,生活质量骤降

  起病急剧,进展迅速,可导致肢体瘫痪或麻木疼痛、言语不清或失语、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认知障碍甚至痴呆、精神情绪异常、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带来照护和经济双重压力。

  【科普讲堂】:脑卒中早期识别“120”——立刻就医

  1.看脸:双侧不对称,口角歪斜;

  2.看胳膊:双臂平行举起,一侧无力下垂;

  0.听说话:言语含糊不清,或表达不清、理解不能。

  发现任何一个突发症状,立即拨打120,紧急就医。

  【科普讲堂】:预防脑卒中措施有哪些?——坚守防线

  1.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所有人的基础预防

  戒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坚持运动,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超重或肥胖患者应减重。

  2.严格控制危险因素患有相关疾病者的核心策略

  积极治疗有关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等,接受专科医生建议,遵医嘱药物治疗。

  3.坚持科学药物治疗(针对特定人群的预防复发)

  对于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坚持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栓药物,心房纤颤患者坚持口服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如果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高血脂患者的患者宜长期使用降脂类药物,如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等。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还有稳定斑块的作用,不同人群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目标不同,极高危人群控制在1.8 mmol/L以下。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和肌酶升高,应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科普讲堂】:脑卒中康复意义何在?——重拾自信

  80%的脑卒中幸存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言语不清,记忆力减退,思维交流障碍,吞咽困难甚至无法进食,偏瘫或四肢瘫,偏身麻木和疼痛等,以及并发症痉挛、肩痛、下肢静脉血栓、营养不良、肺部感染、褥疮、抑郁焦虑,等,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给个人、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唯一有效的方法。早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人护理负担,最大限度地恢复工作能力,最终能够正常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科普讲堂】:脑卒中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越早越好

  康复治疗应尽早开始,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后的 48 小时即可开始康复介入。及时、规范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进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患者花费。

 

  【科普讲堂】: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功能恢复

  1.运动疗法:用于恢复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患者步行能力。包括①床上训练:包括翻身、坐起、移动等动作的训练,以提高患者的体位转换能力和平衡能力。②关节活动:通过被动、主动和助力运动,维持和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③肌肉力量训练:根据患者的肌力水平,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如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速收缩训练等。④平衡和步态训练:通过平衡板训练、重心转移训练、下肢机器人训练等,提高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改善行走功能。很多康复治疗设备应用于运动康复,如康复训练机器人,电动站立床、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态系统、情景模拟训练系统等等。

  2.作业疗法:由作业治疗师针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能力、协调性和手的精细活动进行的康复治疗,目的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训练患者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针对偏瘫患者手部功能障碍,进行抓握、捏取、书写等训练,恢复手部精细动作能力。

  3.物理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等,以及近年发展的脑机接口技术。

  4.言语治疗:由言语治疗师对伴有言语功能、认知功能或失语症、失读失认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言语沟通能力。

  5.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高达37%~45%,有13%~18%的患者在首发卒中后6个月仍存在持续性吞咽障碍。卒中后吞咽障碍会导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出院后再住院率及死亡风险,严重影响预后。所有卒中患者均应进行吞咽功能的筛查如唾液试验、沃田饮水试验等,筛查阳性者均需进行临床评估和仪器检查。仪器检查首选吞咽造影和吞咽喉镜,吞咽造影和吞咽喉镜是吞咽障碍诊断金标准。对于诊断吞咽障碍的患者,要依据评估结果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具体方案因人而异。常用技术包括低频电刺激治疗、球囊扩张术、口腔功能控制训练、吞咽手法训练、吞咽反射及吞咽协调训练、环咽肌肉毒毒素注射,rTMS或tDCS等。同时,食物的选择与调制、进食指导、营养支持也非常重要。

  6.针灸治疗:疏通经络,促进脑血流循环,调节神经机制,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从而减轻脑细胞损害,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7.矫形支具配置:对于偏瘫肢体可以配置适当的矫形支具,以阻止足下垂和肢体变形,辅助功能活动。

  【科普讲堂】:吞咽困难筛查方法“洼田饮水试验”如何进行?——五级评估

  洼田饮水试验是简单易做的吞咽筛查方法。首先先让患者用汤匙喝水,如果发生明显的呛咳则无需继续尝试,提示存在吞咽问题。如果在第一个阶段无明显呛咳,则让患者在端坐位下喝下30ml的温开水,观察所需要的时间和是否发生呛咳。评价标准为:1级:可一口喝完,没有呛咳;2级:分两口喝完,没有呛咳;3级:一口喝完,有呛咳;4级:分两口喝完,有呛咳;5级: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喝完。3级以上为异常,疑有吞咽障碍,请及时到医院康复科就诊,接受专业的临床功能评估和治疗。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集临床、科研、康复、教学于一体。设有5个专科门诊和住院病房、门诊治疗部和住院治疗部。科室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科室医疗水平高,诊疗技术水平高,拥有完善的专业康复治疗团队,和国际一流的先进康复设备,能够开展高水准、高要求的临床康复医疗工作,包括神经康复、吞咽障碍康复、骨科康复、疼痛康复、重症康复、心肺康复、肿瘤康复等多个亚专业,尤其在急危重症,疑难疾病康复方面经验丰富,在脑卒中、帕金森病、脑外伤、脊髓损伤和慢性肌骨疼痛康复方面独具特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这里,真正实现了预防---抢救---治疗---康复一体化,提高了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质量。

  【学科带头人】:

  张巧俊 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交大名医,从医40多年,擅长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和康复治疗,尤其在脑卒中、帕金森病、吞咽障碍康复方面经验丰富。主编《脑卒中康复临床实践》,副主编《心脑疾病治疗决策》《吞咽障碍康复指南》和《脑血管病康复指南》等专著,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康复医学质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委、陕西省康复医学会会长、陕西省康复医学质控中心主任等职。荣获全国“优秀康复医师”、“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将带领团队全体医务人员将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以优良的医德医风、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竭诚为患者服务,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

地点:脑病科门诊及脑血管病康复门诊——综合楼2层D区11诊室

  颈肩腰腿痛门诊及康复理疗门诊——综合楼4层C区403室

  咨询电话:029-87679570



上一篇金赛药业,以长效技术平台与多元管线重构儿童医疗生态       下一篇:基层单位政工工作与社会维稳协同发展模式研究